很多人以為生肖犯太歲,其實名字也可以犯太歲。故此如果你的名字與本年太歲有同的話,也是一種犯太歲之情況,例如今年太歲姓「虞」名「秘」或名「起」(兩個名字,誰為正確,各有説法,故在此不作討論。然香港「蓬瀛仙館」亦定名為「虞秘」),那麽如果你的名字有「虞」、「秘」或「起」字,也是一種犯太歲之情況。一般在電視上的玄學家不會提點,衍玄希有緣看到此文章的人知道。在2020年,除了生肖之外,相信很多人本身名字或公司名稱都有這兩個字,也都屬於犯太嵗!(2017年太嵗名「康傑」,年初便有一在海怡半島之「康傑幼稚園」因續約問題而出事上了電視新聞,幸好終於大業主延長了其租約一年,讓學校與家長有多點時間解決。衍生已經在該年之拜太歲文章提醒,大家不妨尋找作對應。)
至於化太歲就是年初到太歲廟(拜)攝太歲,但也不特定要在正月十五(2020年 2月8日)前進行,當然是越早越好。步驟如下:「參拜太歲需要用太歲衣與攝太歲專用的衣紙一套:包括平安衣、百解符、圓祿馬、長祿馬。記得要在「百解符」上寫下自己的 姓名、藉貫(已婚者,要用丈夫之籍貫)和農曆出生日期,如時辰不確定可寫“吉時”代替,寫上藉貫是避免同名同姓之誤會,讓太歲知道你究竟是那一位。」現在有些地方為求方便,以紅紙代替而不用寫在「百解」,效果如何,衍玄不得而知,而本人必定按傳統方法進行。

*衍玄提議犯太歲者,當事人自己去做效果明顯;代他人攝,自然有差別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